強大的內顯,我們以後還需要獨立顯卡嗎?
- Mike's Tech
- 2024年8月1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甚麼是顯卡?

顯示卡(GPU,Graphics Processing Unit)是電腦中的重要元件之一,專門用於處理圖形和影像的運算任務。
簡單來說,顯卡就是將電腦系統輸出的資訊,轉換成訊號顯示在螢幕上。
若是電腦、筆電沒有的顯卡,就無法啟動。
今天麥克鈦會向你說明甚麼是顯示卡,內建顯卡與獨立顯卡,並且幫你弄懂你需要的顯卡~
顯卡的主要功能
一、圖形處理與渲染
顯卡的主要功能就是進行圖形處理與圖形渲染。
圖形處理包含:桌面顯示、用戶界面繪製。
這些都是透過顯卡處理大量的像素,讓螢幕可以流暢的顯示畫面。
圖形渲染包含:遊戲的影像生成、3D 建模和動畫製作。
顯卡能夠快速計算和處理 3D 模型的幾何形狀、光照、紋理和陰影,生成逼真的 3D 圖像。
二、平行運算(多工處理)
平行運算是一種計算方法,將大型計算任務分解為許多小任務,並同時執行這些小任務,以提高計算效率。
簡單來說,顯卡可以幫助電腦一次執行多項任務。
比如說:電腦瀏覽器一次開啟很多個分頁,開啟一個分頁就是一項任務,要同時保持這些分頁進行運作,就會需要一個比較好的顯示卡,來處理多個分頁同時運作的運行任務。
三、支援多個顯示器
顯卡通常具有多個輸出接口,可以配置多個螢幕。
對於需要一次進行多項投影的專業人士,或是打遊戲需要多個螢幕的人來說,非常的有用!
同時,越好的顯卡,解析度的輸出就越高,如 4K、5K 甚至 8K,提供超高清的圖像品質,適合專業設計、影片編輯和高端遊戲等應用。
顯卡的種類,什麼是內建顯卡與獨立顯卡?
內建顯卡(iGPU):
內建顯卡簡單來說就是內建在中央處理器(CPU)或主機板上的顯示卡。
它使用系統記憶體來處理圖形運算需求。
主要用於處理基本的圖形任務,如日常辦公、影片播放和輕度遊戲。
內建顯卡具有較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整合性,非常適合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等便攜設備。
獨立顯卡(GPU):
獨立顯卡是指外接在主機板擴展插槽中的顯示卡。
它擁有獨立的記憶體和強大的運算能力,能夠處理複雜的圖形和運算任務。
如高解析度遊戲、3D建模和影片編輯。
在選擇和使用電腦時,理解顯示卡(GPU)與內顯(iGPU)的差異非常重要。
這兩者各有優勢,適合不同的應用場景。
但是,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創新,強大的內顯或許會逐步取代掉一些獨立顯卡。
這會讓消費者在購買電腦時有更划算的選擇。
強大的內顯,取代了部分的獨立顯卡
AMD 在 Computex 上推出了其最新旗艦級「Strix Point」APU,該產品集成了強大的 Radeon 890M 內顯。
這款內顯基於 16 個 RDNA 3.5 運算單元,顯示出驚人的性能提升。
根據 GPD 公開的性能測試資料。
Radeon 890M 的遊戲性能比上一代 Radeon 780M 快 36%,並且在 TDP 54W 下的 TimeSpy 跑分達到 4221,比 Radeon 780M 在相同功耗下快 51%。

而在 Youtube 上也有人測試了兩代顯卡的運作效能,如下圖:

強大內顯的實際應用與市場前景
1. 性能應用
以這一次的 Radeon 890M 內顯來說,內顯在遊戲性能和多媒體處理方面的表現,為筆電、攜帶式的移動設備帶提供了更加出色的效能。
這讓原本只能使用桌電繪圖、創作、打3A大作的消費者提供了不一樣的選擇。
2. 市場預期
隨著 AMD 持續推動技術創新,Radeon 890M 內顯預計將在市場上掀起一波升級熱潮。其強大的性能和高效的功耗管理將吸引眾多消費者和企業用戶。
結論
AMD Radeon 890M 內顯在性能和技術上的突破,使其成為新一代筆電和移動設備的強大引擎。
相信在未來,也會有更多的企業推出強大的內顯,不論是繪圖創作,或是遊玩 3A 大作,消費者將能夠擁有更加沉浸的體驗。
資料來源:
Comentarios